本报记者 贾丽玮报道
网络直播在互联网发展的催生下快速走红,2015年下半年以来,国内直播进入快速发展阶段,大量网民表示收看过娱乐、生活、电竞等不同类型的在线直播。
与此同时,低门槛、高收入的诱人性质使“网络主播”这一新兴职业得到了诸多年轻人的青睐,普通人也能成为拥有大批粉丝的“网红”主播。甚至曾一度有“做网络主播轻轻松松月入百万,年入千万”的传闻。
尤其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,据有关数据显示,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人民币,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,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,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。其中,2015年中国线上直播平台数量不到200家,到了2016年国内直播平台数量已近300家。可见,直播平台间的竞争也必然越发激烈。
双实名新规促行业洗牌
记者梳理发现,早期的网络直播平台有“9158”和“六间房”等,其中欢聚时代、9158两家已是上市公司,但在那时直播并没有受到广泛关注。直到2014年,斗鱼、虎牙等直播平台的出现,让网络直播业开始走进更多网友的视野。
据悉,被称为美国直播界鼻祖的Meerkat在2016年下半年正式宣布关闭,中国直播平台市场也将面临残酷的淘汰赛阶段。
有专家指出,在经过一段时间火热的景象后,网络直播平台必然暴露出许多问题。直播行业随着爆发式增长的同时,也迎来了政策上的最严监管。去年,为了规范直播界的发展,相关部门发布实施了多项通知规定,对直播平台明确推出了“双实名”资质规定。
对此,多家网络直播平台负责人回应,当前网络直播乱象频出,只有依法依规加强监管才能推动网络直播行业不断走向规范。
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,监管也逐步趋严。其中,《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》自去年12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,在YY、花椒、映客、斗鱼等主要网络直播平台中,查处3万多个违规主播账号,关闭直播间将近9万间,删除有害评论弹幕近5000万条。对此,中研普华研究员邱少梅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网络直播行业面临着新一轮洗牌重组。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新政的实施,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小直播平台,他们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实名制的落实、平台资质的获取,也来自于配备足够多的审核人员所带来的人力开支压力。在此背景下,不少中小型平台可能会选择退出。
知名IT评论员王易见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经历去年的野蛮增长后,大量的直播平台涌现,而直播平台和网络主播之间,既是共生关系,又存在利益冲突,因此,如果直播平台存在资金不足,运营困难的情况,网络主播的收入必然受影响,部分平台关闭也是情理之中。新政其实是降低了平台的收入,导致网络主播收入下滑。
近日,有报道称,某网络主播平台女主播因受到新政冲击,从月入3万下滑到今年1月份的1.7万。“网红”们在简易的入行标准背后,也在被迫接受“加班”和“收入缩水”的挑战。
对此,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认为,主播收入下滑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。“除了新政对平台和主播有影响之外,还有行业竞争加剧的现象出现,平台竞争与主播竞争并存,再加上中小平台的运营成本、带宽成本和推广成本的提升,商业模式方面又无创新,这使得众多中小平台倒闭或转型,更多的主播跻身到几个大平台中,长此以往,主播之间竞争加大,会导致收入会越来越少。”于斌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“在这个人人皆主播的时代,很少有主播靠单打独斗成名的案例。越来越同质化的主播模式中,新入行者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和知名主播竞争。”邱少梅补充道。
某平台一位业余主播小郝告诉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,“像我这样没有经过平台签约和包装的主播,根本达不到月入过万的标准。所以收入下滑不是很明显,最主要还是看运气,有时一晚上观众多,但打赏的并不多。有时则刚好相反。”
据记者搜索发现,在网上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传媒娱乐公司招募主播的启示,一般工资是底薪加提成,并享受公司和平台额外奖励。对于要求的有效直播时长不等,一两个小时的居多,或者按月要求不小于60-80小时。面对竞争和压力,有些平台将要求逐渐提高,而主播也面临加时直播,或调整直播时间。
直播内容趋向多元化
在直播行业激烈的竞争中,“内容为王”应成为广泛的共识。主播也会更注重特色化、差异化的发展,直播内容的多元化现象将愈加明显。
目前,网络直播内容丰富多彩,闲聊、化妆、玩游戏、唱歌、跳舞、甚至吃饭等内容,都可以引来一票人围观和打赏。另外,部分主播通过低俗炒作出名、搔首弄姿等浊流行为败坏名声,使“主播”职业充满了争议,也一直被戴着“有色眼镜”。
对此,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网络直播的零门槛的入行标准,让无数网民都能够成为了拥有大批粉丝的主播。但要想成名就必须带点“颜色”,和“情色”画上等号,在金钱的驱动下,他们挑战公序良俗的现象在所难免。
主播小郝告诉记者说,“刚开始直播的时候有些放不开,不知道说什么,直播间里人很少,打赏的也寥寥无几。心里很失落,毕竟也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播。后来,直播前都要做功课,想想聊什么,或者唱什么,慢慢地粉丝确实有了增长,但是人多嘴就杂了,直播时有些留言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。总之,做主播一定要内心强大。”
“只靠‘脸’吃饭,肯定不会长久。平台应该倾向于引导经纪公司和主播不断创新直播形式、制作直播内容,将直播发展为长久性的IP资源。”邱少梅认为。基于直播的分享本质,更应将其打造成为学习的平台。
此外,对于平台而言,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实施,以及直播行业激烈竞争的优胜劣汰原则,一大批中小型直播平台可能逐渐被淘汰。最终,能长久发展的还是拥有优质内容的平台,只有足够多的优质内容,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用户。
随着直播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,直播的未来市场也会更加精细化,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直播大军中,似乎各个领域都与直播搭上了桥梁。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既可以为直播平台提供丰富多元化的内容,另外,直播平台也可以为企业盈利提供新的可能。
直播收入仍有可为空间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行业监管趋严,缺乏优质内容的平台或主播将很快被淘汰。要以更低的成本抢占优质内容,并尽可能地发挥优质内容的吸引力,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王易见认为,从行业层面来讲,网络直播未来的发展,会以洗牌为主,部分靠打擦边球崛起的平台可能难以为继。总之,发展前景不错,但是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。
尽管直播行业的“洗牌潮”不断,但不少直播从业者均表示,在巨大的市场规模下,直播仍处于高速发展期,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。邱少梅认为,围绕直播的周边产品、优质内容和用户运营的机会还非常多,依然有可为空间。
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最新《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报告》预测,未来的直播类型趋于垂直,教育、财经、电商等“直播+”近期可能爆发。
对此,于斌表示,网络直播以后会更加垂直、区域和行业深度,比如农业直播,会直播蔬菜从种下到成熟的过程,从而带动转化量;比如代购的口红直播,会直接现场给粉丝们演示口红效果等。由于直播是互联网产品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,因此发展前景会比较好,每个行业和区域都有不同的地方,不会出现壁垒的情况,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生态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道,VR、AR、全景直播技术等新的技术手段也可在将来投入直播,发展空间将更大。其实,在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,通过央视影音客户端以VR全景直播的方式,让屏幕前的观众们也能够如同身在会场一般感受到晚会的气氛。“直播未来肯定会成为标配,各行各业都可以把直播作为一种表达方式。”周鸿祎曾如此说道。据方正证券预计,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将达到600 亿。
|